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复习资料3

发布日期:2023-11-30 15:15:16 编辑整理:河南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复习资料3


第四节史诗及其他

1.史诗

识记: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综合运用: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周人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五篇史诗都是叙述和歌颂周先王领导人民兴建周邦的历史功绩,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突出的特点:

  1. 重点突出,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公刘》和《绵》,各自记录了周民的一次大迁徙,从准备迁移一直写到开荒造房,定居新址。诗作避开正面叙述,着重描写周民在迁徙中的活动和心理感受,尤其注重欢快热闹的场景刻画:京师之野,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公刘》)

  2. 周人史诗还有对先祖神化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厥初生民,时维姜嫄yuán。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这里说,后稷是他母亲踩了天帝的脚趾印而受孕,出生的,这种神异的出生,是古来“感生”神话的遗留,周人以此来高尚后稷神圣的身份和地位,带有原始的崇拜心理。

  3. 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如《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这是说上帝洞察人间情事,关心民众疾苦。而夏,商两代无视民间疾苦,违背天意又不得人心,所以亡国。

 2.农事诗及其他

理解:

①《七月》的内容梗概。

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共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等事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各种劳作,反映农夫衣食住行的情况,有较大史料价值。

②《芣苢》(fú yǐ,即车前草)的艺术特点。

以简练浅白的词语反复咏唱,各章之间只是更换了几个近义词,而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情韵悠长。

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

简单运用:

① 1.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一、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

1)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2)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清人方玉润赏评道:“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就是指它层递深入的特点。这类诗在《诗经》中也有一定数量。

二、《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种不拘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有浓厚的民歌风味。三、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四、语言很有特色:①词汇丰富;②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①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②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先勾勒春日和煦的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③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①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②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

综合运用: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2.综合运用。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后人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表现方式。

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因此在批评实践中也不易区分。同一首诗,有人认为是赋,有人认为是比或兴。

 

自考同学会.png




《河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河南自考便捷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串讲笔记 > 文学类

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复习资料3

日期:2023-11-30 15:15:16  整理:河南自考网  浏览(

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复习资料3


第四节史诗及其他

1.史诗

识记: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综合运用: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大雅》的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周人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五篇史诗都是叙述和歌颂周先王领导人民兴建周邦的历史功绩,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突出的特点:

  1. 重点突出,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公刘》和《绵》,各自记录了周民的一次大迁徙,从准备迁移一直写到开荒造房,定居新址。诗作避开正面叙述,着重描写周民在迁徙中的活动和心理感受,尤其注重欢快热闹的场景刻画:京师之野,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公刘》)

  2. 周人史诗还有对先祖神化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厥初生民,时维姜嫄yuán。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这里说,后稷是他母亲踩了天帝的脚趾印而受孕,出生的,这种神异的出生,是古来“感生”神话的遗留,周人以此来高尚后稷神圣的身份和地位,带有原始的崇拜心理。

  3. 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如《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这是说上帝洞察人间情事,关心民众疾苦。而夏,商两代无视民间疾苦,违背天意又不得人心,所以亡国。

 2.农事诗及其他

理解:

①《七月》的内容梗概。

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共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等事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各种劳作,反映农夫衣食住行的情况,有较大史料价值。

②《芣苢》(fú yǐ,即车前草)的艺术特点。

以简练浅白的词语反复咏唱,各章之间只是更换了几个近义词,而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情韵悠长。

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

简单运用:

① 1.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一、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

1)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2)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清人方玉润赏评道:“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就是指它层递深入的特点。这类诗在《诗经》中也有一定数量。

二、《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种不拘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有浓厚的民歌风味。三、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四、语言很有特色:①词汇丰富;②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①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②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先勾勒春日和煦的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③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①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②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

综合运用: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2.综合运用。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后人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表现方式。

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因此在批评实践中也不易区分。同一首诗,有人认为是赋,有人认为是比或兴。

 

自考同学会.png


本文标签:河南自考 河南自考文学类 202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8复习资料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azikao.net

本文地址:http://www.hazikao.net/wxl196/38554.html



《河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