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笔记 幼儿园的目标管理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8:18 编辑整理:河南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目标的含义与目标管理
    1.目标的含义
    目标,就其同义来说,“目标:目的,如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①在管理学中的目标通常是指一个组织、群体、或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各种活动所追求的最终目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

    ①见《辞海》“目标”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65页。

准、规格或状态。目标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对象,如完成一定数量、质量,工作量指标或者获得奖金、奖品等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的或理想的对象,如达到一定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或者荣誉、赏识等精神鼓励。
    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目标的内涵在于其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辩证统一。人们的主观意识对客观要求即对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与反映,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目标,因而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目标才能付诸实现。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目标的含义:第一,目标作为一种行动期望,是人对各种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体现其存在的预想的客观现实性;同时目标集中反映人们的设想、愿望,又体现其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目标,总要使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保持一致。第二,目标是一个组织管理诸因素的联结点和归结点,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的,它在组织中既是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2.目标的基本特性
    不同的组织其目标不同,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目标有以下基本特性:
    (1)层次性 众多目标纵横排列,形成了层次结构,反映目标系统的众多目标可按层次结构进行分解,从而使各级目标之间产生从属关系、递进关系,呈现目标的不同层次。
    (2)网络性 组织中各类、各级目标构成一个网络,网络表示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一个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来实现的。目标与目标之间左右关联,上下贯通,彼此呼应,融会成一个整体。可见,要使一个网络具有效果,就必须使各个目标彼此协调、互相支援、互相连接。
    (3)多样性 由于人的需要和工作需求的多样性,带来了目标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因而就有主目标与次目标之分。主目标是指个体、群体或组织的某一行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具有根本性,而其他同时可以达到的效应,则为次目标。了解目标的多样性,有助于国领导正确的确定目标和充分发挥目标的作用。
    (4)时间性 按时间长度,可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详见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5)可考核性 按考核目标的性质可将目标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定量目标是指那些能够用数字表示的目标,其特点是侧重于量的描述。如幼儿的身体健康合格率、教师中取得专科以上学历者所占百分比等。定性目标是指那些不能用数字表示的目标,它是从基本性质上说明组织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方向与要求,其特点是侧重于质的阐述。如园风建设、教职工队伍的敬业精神等。
    (二)目标管理的由来及含义
    1.目标管理的由来
    目标管理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杜拉克)于1954年提出来的。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被忽视。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反过来,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管理人员应通过目标对下属人员进行管理,以此来动员和协调全体人员的行动,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后来又经管理学家施莱和孔茨等人的完善和具体化,成为很有价值的观念和具有实效的管理方法,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军事管理,而且被引进教育管理领域。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是科学的、富有成效的。
    目标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当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古典科学管理时期和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时期。古典管理理论强调正式组织的职能,强化劳动监督,注重组织的工作效果;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则重视组织中的人,强调管理应满足个体的各种需要,注重改善人际关系和发挥机构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这两个时期的管理理论虽然各有其合理成分,然而又失之片面。目标管理思想正是吸收了这两种理论的合理成份,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B标来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以目标(应确定正确的目标)层层展开的方式强化组织成员参与意识和行为,使他们以目标为中介与组织产生认同,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因此,可以说,目标管理是一种既注重工作,又重视人,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方式。
      2.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我们认为,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围绕组织与个人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更新目标所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内容是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并保证目标的完成;其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其核心是注重工作成果和成果评价,强调“自我控制”;其标志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其特点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价其贡献大小。
  二、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实质上就是目标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操作。实践证明,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对于革除传统管理的一些弊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是行之有效的。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启动作用
   确立正确的目标,体现着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对幼儿教育主动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自觉意识,反映着他们追求理想结果的强烈愿望。科学可行的目标有一种内驱力,推动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没有明晰正确的目标,就没有实际有效的行动。目标对行动具有引发作用和启动作用。
    (二)导向作用
    目标能够引导行动指向特定的方向。整个管理工作必须以目标为出发点,以目标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始终以目标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使幼儿园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而不是随意盲目地进行。可见,目标的明确度与管理的成效是成正比的,即:目标方向*工作效率=管理效能。
    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以目标为指导,可以使领导者摆脱事务主义的倾向,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幼儿园的全面工作,从而有利于把握住办园方向。
    (三)凝聚作用
    组织的目标是组织的中心,是组织中各要素的联结点。组织目标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凝聚力。当园所目标充分体现了教职工的共同利益,并能够与教职工个人目标取得最大程度的和谐一致时,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地为实现全国工作目标而努力。在目标管理中,园所领导和保教人员间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有了共同的认识、情感和语言,相互也更加沟通与了解,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分享实现目标的欢乐。
    (四)激励作用
    一个明确可行并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起到鼓舞人心、激励精神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人们曾对目标的期望值作过形象的比喻,“跳一跳、够得着”——既非轻易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即。只有把目标的可行性与挑战性结合起来,才能使目标激励全体教职工为实现目标积极进取,同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使其自我价值不断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他们寻求新的更高的起点,激励教职工朝着确定的目标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五)衡量作用
    目标管理是以确定总体目标为开端,以评估目标的达到度及成效为终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有检查、总结的环节,目标在总结检查时起到了标准作用。部门、个人工作的优劣以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衡量,目标也成了评价部门、个人工作的依据,成了评价园所工作的尺度。目标的衡量作用,可使国领导者在评价中减少主观性,增强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可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意识与操作能力。
    缺乏目标的管理表现为型、事务型的管理。有的园所领导者在管理中心中无目标、无蓝图,只根据上级布置的工作和园所的常规工作,满足于忙忙碌碌的事务性工作。几年下来,工作无突破,个人水平无提高;有的园所领导者凭,用规章制度管、卡;还有的园所领导者忙于应付日常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经验型、事务型的管理,都下能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不能提高办园水平。因此,园所领导者应认真学习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向目标管理要质量、要效益,不断提高园所保教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幼儿园的目标及目标确立
    (一)幼儿园总体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工作目标就是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它的组成部分即是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是由幼儿园的性质及其职能所决定的。幼儿园工作概括起来包括两大部分: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它们有着各自的具体而直接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1.幼儿园教育目标
    教育工作是指直接作用于幼儿的一切活动,涉及育人工作的全部,如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安排等,是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全部活动,是指向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工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教育对象即幼儿的培养规格,它决定着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教育对象的质量标准。育人活动是幼儿园各项活动的中心,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最根本的目标,而其它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外延。
    教育目的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没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的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由于各级各类教育情况不同;为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殊性而将之具体化,因此就出现了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中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幼儿教育阶段,这一目的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一章第三条以“任务”的形式作了这一概括性的表达,将目标作为任务的指向包含到任务中,把侧重点放在了目标的实现L。该章的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新生一代要求的总方向。
    幼儿园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同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确立木园幼儿教育的目标,并将目标逐层转化,即转化为年龄班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月计划或周计划的教育目标;幼儿园一日生活、或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只有目标的层层具体转化,才能转化为对儿童的可操作的发展要求,才有可能实现幼儿个体的真实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参照《学前教育学》有关章节,这里不赘述)
    2.幼儿园管理目标
    管理的定义阐明了管理活动的目标就在于有效地实现管理者所预定的目标。既然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最根本的目标,幼儿园设置与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然而育人活动必须通过管理活动来实施,后者是前者的保证。管理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教育活动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职能活动。幼儿园管理工作是组织育人活动的一系列活动,如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确定园长、教师及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制定规章制度,实施计划管理,开展评估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园条件等等,都属于管理活动。预想这些活动应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就是管理目标,决定着把幼儿园办成什么样的规格和水平。
    3.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
    由于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是园所全部工作中的两个方面,因此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紧密关系。教育目标是园所全部工作的核心,是确定管理目标的依据;管理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和前提。教育目标的实现又体现出全部管理工作的结果,二者统一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
    可见,整个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即总目标既包括教育目标,又包括幼儿园各项管理活动的质量标准。确立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应有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应注重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整合一致。


                      
      (二)确立幼儿园管理目标的依据及要求
      目标是实施管理的基础,科学正确地确立国所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确立目标实际上是主、客观条件的统一过程,即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及条件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因此,在确立幼儿园管理目标时,要充分认识国内、外环境,处理好上级指示、社会环境和本国实际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使确立的目标既有挑战性,也有可行性,真正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国教职工努力奋斗的方向。
    1.确立幼儿园管理目标的依据
    一是来自上面的:主要包括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尤其是教育方针、幼儿园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某一时期、某项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指示等。这是制定幼儿园工作目标及计划方案的主要依据,它能确保园所管理目标的正确方向。
    二是来自理论方面的;科学的理论是制定管理目标及计划方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管理科学理论、教育理论、幼教改革和研究动态等。理论依据强调目标、计划的制定必须反映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及发展趋势。
    三是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社会环境是园所活动的空间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对环境条件等基本情况做出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做计划时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获取充分的信息,并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加工,做到情况明了,心中有数。例如,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要求,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要求,了解社会特别是本地区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园所在社区人口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幼儿园未来发展规模和可能性。了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幼儿园的影响等等,即对幼儿园的未来发展预先做出估计与设想,进行科学预测,从而确立努力方向和目标,做出总体规划。如北京某大型企业幼儿园的领导,从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宏观背景中,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分析到幼儿园从国有企业中分离出来,面向社会自主办园是一种必然趋势,于是这个园在1992年就制定了“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逐步走上以园养园、自
我发展的新路子”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三年改革发展的方法。到1996年,企业正式把幼儿园从企业中分离出去时,而此时这个园已完全具备了自我发展的机制,没有因为企业的改革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反而进一步挖掘办学资源,扩大了办园规模,提高了保教质量,办园整体效益良好。
    四是来自本园的实际情况:目标、方案的可行性和真实性在于有其实际的操作性。因而幼儿园的目标、方案的制定必须从本园所工作实际情况出发。这里所说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园所实现目标的主客观条件,包括园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园所已有的工作基础,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等;除这些客观因素外,还包括国所的主观因素,主要指园所人员整体素质,其中国所领导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领导能力等更为重要;此外,还包括园所的工作氛围、凝聚力等因素。
    管理者要认真分析本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幼儿园生存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机会。面对“挑战”和“机遇”,园所自身的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怎样才能迎接挑战和抓住机遇,使园所在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挑战面前能积极应答并处于主动地位。
    2.确立幼儿园管理的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主客观相统一的目标,在管理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这就要求国领导在确立管理目标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历史和现实,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制定战略和目标,而不是仅仅从主观愿望和主观意志出发,或者从“本本”出发,从原则和公式出发,去指导工作,制定目标。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周密地了解实际情况,即全面系统地了解园所的实际情况及国所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各方面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把理想与现实紧紧地结合在目标决策之中,为园所的发展确立既有先进性、挑战性,同时又有实现可能性的目标。
  (2)保证充分的信息量。信息是制定目标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目标的确立才能保证其含有充分的信息量,从而使管理目标的制定具有客观性、整体性。
  (3)体现办国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创新,就是与众不同,是幼儿园根据自身的特点去主动适应环境,寻求最佳的生存状态。办国特色对国所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色使国所工作在形成特色的领域里有了较大改观甚至发生质的飞跃,可以使某团成为这一领域后来居上的饺佼者,并可能由于特色的迁移作用而使国所整体工作更上一层楼。因此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必须把上级的方针和指示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富于独创性,制定出新的、更适当的目标。也就是在“园所实际”面对“社会需求”的种种挑战中,根据主客观条件大胆灵活地进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四、幼儿园目标管理过程
    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总结这样的程序进行的。。幼儿园目标管理是依照确定目标一目标展开一目标实施一目标考评的顺序运行的、实际上目标管理过程就是目标管理实行的活动程序、步骤及方法。它与一般管理过程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同一过程,当然并不排除目标管理自身的特点。正如有的学者将目标管理放在一般管理过程之中进行研究,把目标管理过程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九项工作”是很贴切的.

                         
    下面就这一过程作简单说明:
    (一)计划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确定目标和分解目标两个环节,其中又有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和定责授权三项活动。
    l.论证决策,确立目标
    论证决策是指选择目标,这是目标管理的关键一步。它是保证目标正确必不可少的工作,包括明确上级的任务、预测未来、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等一系列目标论证决策活动。其要求是。目标方向正确,目标项目具体明确,目标值适当。
    教育工作的周期一般较长,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幼儿园管理,即有人活动的组织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涉及幼儿园各方面工作水平的提高、办园条件的改善、师德国风的改变等等,这些都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有成效的。因此,园所需制定较长时间的发展规划,这样便于

    ①陈孝彬著,《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从全局考虑,从整体上安排各方面的工作和步骤措施,统筹兼顾,保证目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很多幼儿园在体制改革中,实行的是园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因此可以结合国长聘任期限的这3~5年,规划设计园所发展的远景目标,一方面可使国长本人对全部管理工作心中有蓝图、有目标,以目标自觉推动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激励全园教职工努力奋进、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努力使目标付诸实现。例如,某幼儿园近3年的目标规划是:“力争3年内把我国办成具有科学管理水平,以游戏为特色的北京市一级一类示范性幼儿园”。
    幼儿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也称作观念性目标,通常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奋斗口号,起着鼓舞斗志的作用。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将这种观念性目标或奋斗口号具体化、操作化,提出各年度要落实的措施和主要的工作安排。
    2.目标层层展开,建立目标体系
    确立了幼儿园管理的总目标,就明确了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将目标层层分解,使之进一步具体化、操作化,从而建立目标体系。作为目标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目标展开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目标实施和整个目标管理活动的成效。
    例如,前面谈到的某幼儿园在确立了3年达到一级一类示范围的管理目标后,需要将这一总体工作目标分解为各个工作领域或具体部门的工作目标。如关于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保教工作质量的内容和要求,办园条件改善方面的要求以及木园教职工队伍提高方面的要求等。
    为了使目标切实得到贯彻执行,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使目标落实到组织中每个成员身上,形成个体目标。幼儿园每个成员都应确立个人目标,从而明确个人在完成总目标中主应担负的责任和具体工作任务。通过逐层分解和逐级分配,使国所总体目标转化为各方面较具体的、可操作的和便于检验的部门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目标体系。它的要求是:分目标要与总体目标方向一致,内容上下贯通;同一层次的各分目标之间在内容和时间上要协调、平衡;各分目标应简明扼要,有具体的目标值(定性或定量)和完成的时限。
   
              园所长  部门负责人  各班组长   教职工
 
                       
    3.定责授权
    在目标分解、协商的基础上,还需要实行定责授权,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其具体内容是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应干的工作,应负的责任及应有的权力和利益。还应具体明确各部门和每个教职工的责任范围、任务;内容、数量、质量、时间要求和达到的程度等。
    (二)执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目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三项。
    1.指导
    咨询指导是目标管理活动中有特色的管理行为。因为目标管理强调给下级较多的自主权,所以对下属工作较少直接命令,而更多通过出主意、想办法、提供人、财、物、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援,帮助或指导下级把问题解决好。
    2.检查控制
    检查控制不仅指对下属工作进行检查,还要检查管理者向下级  所授之权和所应提供的资源是否到位。控制是通过反馈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目标管理的控制应注重每个员工的自我控制,在内容上要对关键方面实施控制,而不要事无巨细都加以干涉。
    3.调节平衡
    调节平衡就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对目标进度和人、财、物等组织好横向协调,提高计划的均衡性,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检查总结阶段。
    1.考评成果
    考评成果就是按照目标计划和要求,对目标实施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价管理绩效。
    2.实施奖惩
    实施奖惩就是按目标成果和奖惩条例,对各目标责任者(集体或个人),实施奖励和处罚,奖罚兑现,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3、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就是把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经验找出来,为制定下一个周期计划目标和指导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依据。
    以上“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和九项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构成完整的目标管理过程。




《河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河南自考便捷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串讲笔记 > 管理类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笔记 幼儿园的目标管理

日期:2018-05-23 12:28:18  整理:河南自考网  浏览(

一、目标的含义与目标管理
    1.目标的含义
    目标,就其同义来说,“目标:目的,如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①在管理学中的目标通常是指一个组织、群体、或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各种活动所追求的最终目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

    ①见《辞海》“目标”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65页。

准、规格或状态。目标既可以是外在的实体对象,如完成一定数量、质量,工作量指标或者获得奖金、奖品等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的或理想的对象,如达到一定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或者荣誉、赏识等精神鼓励。
    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目标的内涵在于其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辩证统一。人们的主观意识对客观要求即对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与反映,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目标,因而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目标才能付诸实现。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目标的含义:第一,目标作为一种行动期望,是人对各种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体现其存在的预想的客观现实性;同时目标集中反映人们的设想、愿望,又体现其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目标,总要使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保持一致。第二,目标是一个组织管理诸因素的联结点和归结点,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的,它在组织中既是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2.目标的基本特性
    不同的组织其目标不同,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目标有以下基本特性:
    (1)层次性 众多目标纵横排列,形成了层次结构,反映目标系统的众多目标可按层次结构进行分解,从而使各级目标之间产生从属关系、递进关系,呈现目标的不同层次。
    (2)网络性 组织中各类、各级目标构成一个网络,网络表示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一个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来实现的。目标与目标之间左右关联,上下贯通,彼此呼应,融会成一个整体。可见,要使一个网络具有效果,就必须使各个目标彼此协调、互相支援、互相连接。
    (3)多样性 由于人的需要和工作需求的多样性,带来了目标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因而就有主目标与次目标之分。主目标是指个体、群体或组织的某一行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具有根本性,而其他同时可以达到的效应,则为次目标。了解目标的多样性,有助于国领导正确的确定目标和充分发挥目标的作用。
    (4)时间性 按时间长度,可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详见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5)可考核性 按考核目标的性质可将目标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定量目标是指那些能够用数字表示的目标,其特点是侧重于量的描述。如幼儿的身体健康合格率、教师中取得专科以上学历者所占百分比等。定性目标是指那些不能用数字表示的目标,它是从基本性质上说明组织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方向与要求,其特点是侧重于质的阐述。如园风建设、教职工队伍的敬业精神等。
    (二)目标管理的由来及含义
    1.目标管理的由来
    目标管理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杜拉克)于1954年提出来的。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被忽视。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反过来,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管理人员应通过目标对下属人员进行管理,以此来动员和协调全体人员的行动,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后来又经管理学家施莱和孔茨等人的完善和具体化,成为很有价值的观念和具有实效的管理方法,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军事管理,而且被引进教育管理领域。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是科学的、富有成效的。
    目标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当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古典科学管理时期和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时期。古典管理理论强调正式组织的职能,强化劳动监督,注重组织的工作效果;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则重视组织中的人,强调管理应满足个体的各种需要,注重改善人际关系和发挥机构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这两个时期的管理理论虽然各有其合理成分,然而又失之片面。目标管理思想正是吸收了这两种理论的合理成份,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B标来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以目标(应确定正确的目标)层层展开的方式强化组织成员参与意识和行为,使他们以目标为中介与组织产生认同,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因此,可以说,目标管理是一种既注重工作,又重视人,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方式。
      2.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我们认为,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围绕组织与个人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更新目标所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内容是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并保证目标的完成;其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其核心是注重工作成果和成果评价,强调“自我控制”;其标志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其特点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价其贡献大小。
  二、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实质上就是目标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操作。实践证明,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对于革除传统管理的一些弊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是行之有效的。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启动作用
   确立正确的目标,体现着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对幼儿教育主动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自觉意识,反映着他们追求理想结果的强烈愿望。科学可行的目标有一种内驱力,推动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没有明晰正确的目标,就没有实际有效的行动。目标对行动具有引发作用和启动作用。
    (二)导向作用
    目标能够引导行动指向特定的方向。整个管理工作必须以目标为出发点,以目标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始终以目标调节、控制人们的行为,使幼儿园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而不是随意盲目地进行。可见,目标的明确度与管理的成效是成正比的,即:目标方向*工作效率=管理效能。
    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以目标为指导,可以使领导者摆脱事务主义的倾向,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幼儿园的全面工作,从而有利于把握住办园方向。
    (三)凝聚作用
    组织的目标是组织的中心,是组织中各要素的联结点。组织目标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凝聚力。当园所目标充分体现了教职工的共同利益,并能够与教职工个人目标取得最大程度的和谐一致时,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地为实现全国工作目标而努力。在目标管理中,园所领导和保教人员间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有了共同的认识、情感和语言,相互也更加沟通与了解,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分享实现目标的欢乐。
    (四)激励作用
    一个明确可行并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起到鼓舞人心、激励精神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人们曾对目标的期望值作过形象的比喻,“跳一跳、够得着”——既非轻易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即。只有把目标的可行性与挑战性结合起来,才能使目标激励全体教职工为实现目标积极进取,同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使其自我价值不断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他们寻求新的更高的起点,激励教职工朝着确定的目标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五)衡量作用
    目标管理是以确定总体目标为开端,以评估目标的达到度及成效为终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有检查、总结的环节,目标在总结检查时起到了标准作用。部门、个人工作的优劣以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衡量,目标也成了评价部门、个人工作的依据,成了评价园所工作的尺度。目标的衡量作用,可使国领导者在评价中减少主观性,增强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可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意识与操作能力。
    缺乏目标的管理表现为型、事务型的管理。有的园所领导者在管理中心中无目标、无蓝图,只根据上级布置的工作和园所的常规工作,满足于忙忙碌碌的事务性工作。几年下来,工作无突破,个人水平无提高;有的园所领导者凭,用规章制度管、卡;还有的园所领导者忙于应付日常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经验型、事务型的管理,都下能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不能提高办园水平。因此,园所领导者应认真学习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向目标管理要质量、要效益,不断提高园所保教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幼儿园的目标及目标确立
    (一)幼儿园总体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工作目标就是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它的组成部分即是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是由幼儿园的性质及其职能所决定的。幼儿园工作概括起来包括两大部分: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它们有着各自的具体而直接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1.幼儿园教育目标
    教育工作是指直接作用于幼儿的一切活动,涉及育人工作的全部,如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安排等,是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全部活动,是指向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工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教育对象即幼儿的培养规格,它决定着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教育对象的质量标准。育人活动是幼儿园各项活动的中心,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最根本的目标,而其它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外延。
    教育目的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没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的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由于各级各类教育情况不同;为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殊性而将之具体化,因此就出现了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中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幼儿教育阶段,这一目的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一章第三条以“任务”的形式作了这一概括性的表达,将目标作为任务的指向包含到任务中,把侧重点放在了目标的实现L。该章的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做出了较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新生一代要求的总方向。
    幼儿园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同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确立木园幼儿教育的目标,并将目标逐层转化,即转化为年龄班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月计划或周计划的教育目标;幼儿园一日生活、或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只有目标的层层具体转化,才能转化为对儿童的可操作的发展要求,才有可能实现幼儿个体的真实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参照《学前教育学》有关章节,这里不赘述)
    2.幼儿园管理目标
    管理的定义阐明了管理活动的目标就在于有效地实现管理者所预定的目标。既然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最根本的目标,幼儿园设置与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然而育人活动必须通过管理活动来实施,后者是前者的保证。管理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教育活动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职能活动。幼儿园管理工作是组织育人活动的一系列活动,如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确定园长、教师及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制定规章制度,实施计划管理,开展评估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园条件等等,都属于管理活动。预想这些活动应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就是管理目标,决定着把幼儿园办成什么样的规格和水平。
    3.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
    由于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是园所全部工作中的两个方面,因此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紧密关系。教育目标是园所全部工作的核心,是确定管理目标的依据;管理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和前提。教育目标的实现又体现出全部管理工作的结果,二者统一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
    可见,整个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即总目标既包括教育目标,又包括幼儿园各项管理活动的质量标准。确立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应有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应注重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整合一致。


                      
      (二)确立幼儿园管理目标的依据及要求
      目标是实施管理的基础,科学正确地确立国所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确立目标实际上是主、客观条件的统一过程,即主观愿望与客观环境及条件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因此,在确立幼儿园管理目标时,要充分认识国内、外环境,处理好上级指示、社会环境和本国实际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使确立的目标既有挑战性,也有可行性,真正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国教职工努力奋斗的方向。
    1.确立幼儿园管理目标的依据
    一是来自上面的:主要包括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尤其是教育方针、幼儿园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某一时期、某项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指示等。这是制定幼儿园工作目标及计划方案的主要依据,它能确保园所管理目标的正确方向。
    二是来自理论方面的;科学的理论是制定管理目标及计划方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管理科学理论、教育理论、幼教改革和研究动态等。理论依据强调目标、计划的制定必须反映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及发展趋势。
    三是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社会环境是园所活动的空间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对环境条件等基本情况做出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做计划时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获取充分的信息,并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加工,做到情况明了,心中有数。例如,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要求,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要求,了解社会特别是本地区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园所在社区人口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幼儿园未来发展规模和可能性。了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幼儿园的影响等等,即对幼儿园的未来发展预先做出估计与设想,进行科学预测,从而确立努力方向和目标,做出总体规划。如北京某大型企业幼儿园的领导,从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宏观背景中,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分析到幼儿园从国有企业中分离出来,面向社会自主办园是一种必然趋势,于是这个园在1992年就制定了“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逐步走上以园养园、自
我发展的新路子”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三年改革发展的方法。到1996年,企业正式把幼儿园从企业中分离出去时,而此时这个园已完全具备了自我发展的机制,没有因为企业的改革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反而进一步挖掘办学资源,扩大了办园规模,提高了保教质量,办园整体效益良好。
    四是来自本园的实际情况:目标、方案的可行性和真实性在于有其实际的操作性。因而幼儿园的目标、方案的制定必须从本园所工作实际情况出发。这里所说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园所实现目标的主客观条件,包括园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园所已有的工作基础,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等;除这些客观因素外,还包括国所的主观因素,主要指园所人员整体素质,其中国所领导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领导能力等更为重要;此外,还包括园所的工作氛围、凝聚力等因素。
    管理者要认真分析本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幼儿园生存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机会。面对“挑战”和“机遇”,园所自身的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怎样才能迎接挑战和抓住机遇,使园所在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挑战面前能积极应答并处于主动地位。
    2.确立幼儿园管理的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主客观相统一的目标,在管理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这就要求国领导在确立管理目标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历史和现实,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制定战略和目标,而不是仅仅从主观愿望和主观意志出发,或者从“本本”出发,从原则和公式出发,去指导工作,制定目标。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周密地了解实际情况,即全面系统地了解园所的实际情况及国所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各方面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把理想与现实紧紧地结合在目标决策之中,为园所的发展确立既有先进性、挑战性,同时又有实现可能性的目标。
  (2)保证充分的信息量。信息是制定目标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目标的确立才能保证其含有充分的信息量,从而使管理目标的制定具有客观性、整体性。
  (3)体现办国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创新,就是与众不同,是幼儿园根据自身的特点去主动适应环境,寻求最佳的生存状态。办国特色对国所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色使国所工作在形成特色的领域里有了较大改观甚至发生质的飞跃,可以使某团成为这一领域后来居上的饺佼者,并可能由于特色的迁移作用而使国所整体工作更上一层楼。因此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必须把上级的方针和指示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富于独创性,制定出新的、更适当的目标。也就是在“园所实际”面对“社会需求”的种种挑战中,根据主客观条件大胆灵活地进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四、幼儿园目标管理过程
    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总结这样的程序进行的。。幼儿园目标管理是依照确定目标一目标展开一目标实施一目标考评的顺序运行的、实际上目标管理过程就是目标管理实行的活动程序、步骤及方法。它与一般管理过程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同一过程,当然并不排除目标管理自身的特点。正如有的学者将目标管理放在一般管理过程之中进行研究,把目标管理过程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九项工作”是很贴切的.

                         
    下面就这一过程作简单说明:
    (一)计划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确定目标和分解目标两个环节,其中又有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和定责授权三项活动。
    l.论证决策,确立目标
    论证决策是指选择目标,这是目标管理的关键一步。它是保证目标正确必不可少的工作,包括明确上级的任务、预测未来、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等一系列目标论证决策活动。其要求是。目标方向正确,目标项目具体明确,目标值适当。
    教育工作的周期一般较长,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幼儿园管理,即有人活动的组织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涉及幼儿园各方面工作水平的提高、办园条件的改善、师德国风的改变等等,这些都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有成效的。因此,园所需制定较长时间的发展规划,这样便于

    ①陈孝彬著,《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从全局考虑,从整体上安排各方面的工作和步骤措施,统筹兼顾,保证目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很多幼儿园在体制改革中,实行的是园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因此可以结合国长聘任期限的这3~5年,规划设计园所发展的远景目标,一方面可使国长本人对全部管理工作心中有蓝图、有目标,以目标自觉推动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激励全园教职工努力奋进、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努力使目标付诸实现。例如,某幼儿园近3年的目标规划是:“力争3年内把我国办成具有科学管理水平,以游戏为特色的北京市一级一类示范性幼儿园”。
    幼儿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也称作观念性目标,通常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奋斗口号,起着鼓舞斗志的作用。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将这种观念性目标或奋斗口号具体化、操作化,提出各年度要落实的措施和主要的工作安排。
    2.目标层层展开,建立目标体系
    确立了幼儿园管理的总目标,就明确了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将目标层层分解,使之进一步具体化、操作化,从而建立目标体系。作为目标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目标展开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目标实施和整个目标管理活动的成效。
    例如,前面谈到的某幼儿园在确立了3年达到一级一类示范围的管理目标后,需要将这一总体工作目标分解为各个工作领域或具体部门的工作目标。如关于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保教工作质量的内容和要求,办园条件改善方面的要求以及木园教职工队伍提高方面的要求等。
    为了使目标切实得到贯彻执行,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使目标落实到组织中每个成员身上,形成个体目标。幼儿园每个成员都应确立个人目标,从而明确个人在完成总目标中主应担负的责任和具体工作任务。通过逐层分解和逐级分配,使国所总体目标转化为各方面较具体的、可操作的和便于检验的部门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目标体系。它的要求是:分目标要与总体目标方向一致,内容上下贯通;同一层次的各分目标之间在内容和时间上要协调、平衡;各分目标应简明扼要,有具体的目标值(定性或定量)和完成的时限。
   
              园所长  部门负责人  各班组长   教职工
 
                       
    3.定责授权
    在目标分解、协商的基础上,还需要实行定责授权,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其具体内容是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应干的工作,应负的责任及应有的权力和利益。还应具体明确各部门和每个教职工的责任范围、任务;内容、数量、质量、时间要求和达到的程度等。
    (二)执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目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三项。
    1.指导
    咨询指导是目标管理活动中有特色的管理行为。因为目标管理强调给下级较多的自主权,所以对下属工作较少直接命令,而更多通过出主意、想办法、提供人、财、物、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援,帮助或指导下级把问题解决好。
    2.检查控制
    检查控制不仅指对下属工作进行检查,还要检查管理者向下级  所授之权和所应提供的资源是否到位。控制是通过反馈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目标管理的控制应注重每个员工的自我控制,在内容上要对关键方面实施控制,而不要事无巨细都加以干涉。
    3.调节平衡
    调节平衡就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对目标进度和人、财、物等组织好横向协调,提高计划的均衡性,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检查总结阶段。
    1.考评成果
    考评成果就是按照目标计划和要求,对目标实施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价管理绩效。
    2.实施奖惩
    实施奖惩就是按目标成果和奖惩条例,对各目标责任者(集体或个人),实施奖励和处罚,奖罚兑现,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3、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就是把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经验找出来,为制定下一个周期计划目标和指导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依据。
    以上“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和九项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构成完整的目标管理过程。


本文标签:河南自考 河南自考管理类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笔记 幼儿园的目标管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azikao.net

本文地址:http://www.hazikao.net/gll151/8098.html



《河南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